美术学院学生中的艺术战争“流行病”
时间:2020-03-26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在30分钟内,一个由13名教师组成的团队被组成来指导老师。在一个小时内,8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自愿参与设计。100多名教师和学生组织了三天两夜,创作了110幅以防疫和控制为主题的公益海报。这是四川美术学院战争“流行病”主题创作的节奏。受新皇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微信群进行了讨论。
这不仅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情况。各大美术院校的学生,闭课在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用自己的创作在网上诠释和传播防疫精神。中央美术学院为“中美洲青年艺术战争”的“流行病”活动发布了征集令。它收到了近1000件作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微视频和其他艺术形式,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33件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艺术系和绘画系向学生发起了一项设计作品征集活动,主题是“科学预防流行病,共同抗击病毒”。内容包括海报、主题插图、科普图画书和其他形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生命重于泰山——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创作继续推进。学生们克服了手头设备不完善的困难,以分工的形式组建了一个在线设计团队,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主题进行创作,如防疫常识、对武汉的支持、复工复产等。美术学院90后、00后的大量优秀作品,以青春的力量呈现在人们面前。
美国美术学院的学生是第一线战争的英雄。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陈妍希的作品《希望》中,医务人员发现了病毒,暗示着“带走”了病毒。洒在天空的光象征着一线医务人员带来的希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马的素描《疫情无情人间有情》,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群医务人员的背影。每块背上都标有鲜红色手印,象征着勇气和责任。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学生杨秋暄的作品《交织的目光——守护者》中,与“流行病”作斗争的各行各业的英雄们有着坚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表现出无畏的精神。四川美术学院水彩专业学生唐婷的作品《白衣》描绘了一群医生、白衣、听诊器等。用干净纯净的“白色”表达净化和生活的力量。Xi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杨家豪作品《站在风暴之眼》聚焦武汉抗击疫情,向第一线战争中的“疫情”英雄致敬。“我们不是武汉人或湖北人,但我们都卷入了这场流行病。也许学生的作品还不成熟,但它们都是真情实感的艺术表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在文章中说。
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美术学院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他们利用海报、漫画和科普图画书等创造性作品来普及病理学常识,宣传和保护知识,并积极传播正能量。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牛瑞《非礼勿吃!》、Xi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的Xi祥麟《同舟共济,自我隔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的陈思宇《给小朋友的新冠病毒科普绘本》、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罗星林、人文学院的张毅《居家防疫指南》等科普图画书等动画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54年,伦敦霍乱流行病学研究的先驱约翰·斯诺创造性地用空间统计的方法寻找传染源。著名的“霍乱地图”是视觉参与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典案例。据此,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的师生收集整理了疫情爆发以来的各种数据。星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媒体学院师生利用表情包的参与、互动和流通,制作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剖析》 《迁疫寻踪》表情包,里面充满了生动有趣的作品。“我们从大学生的角度看待防疫工作,通过网络语言传播防疫知识。作为一名学生,我不能去前线,但我可以充分发挥我的艺术才能,为抗击艾滋病做出我的贡献。”参与制作的该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刘表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游戏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张光帅被学生们的表演深深打动:“00后,学生们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他们的作品有着独特的生活气息,充满了萌萌的勇气!”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