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画写生
时间:2020-03-26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杨凝式五代草书仙活法卷27×21厘米纸
顾名思义,素描是小艺术作品的简称。文学、书法、绘画和戏剧中的定义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指向小而精致的作品。在《殷读书随笔》一句下,刘晓写道:“施的《世说新语·文学》是详细的,而且略显详细。详细的是伟大的文章,简短的是草图。”这段话表明,在古代中国,草图最初指的是佛经的一个简短版本。然后它演变成散文,成为一种文学风格。这个草图是一个简单的版本,也是杰作的精选版本。这个所谓的小版本不是简单的删减,而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版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果草图被简单地理解为长度很小,那肯定是不够的。尽管麻雀很小,但它有所有的五个器官。素描的美还在于从小处看到大,从小处积累更多。
在书画领域,素描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案头书画的副产品。书画写生的产生和兴起可以大致揭示中国文人思想境界的变化轨迹。书法家和画家把他们的作品画在他们的桌子上,最终形成了一幅精致的素描,或者是扇形的,或者是方形的,每个都有自己的形式和魅力。
虽然小品很小,但它的意境却是广阔无边的。例如,芥菜籽含有须弥,在它的大小之间,有风和云变化的痕迹,甚至有千里盈余和收缩的魅力,这使人感到极其愉快。
40年来,大型展厅的出现悄然改变了书画作品,随着展厅的扩大,书法家和画家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在一些大型展览中,很难看到精致的草图。它们总是4英尺或6英尺。在许多书画征集资料中,不少于四英尺几乎是标准的,而八英尺和两英尺也开始出现。大型作品在开放的展厅中无疑具有最大的视觉冲击力,书画写生的衰落也是从展厅中书画的兴起开始的。最近,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刚刚闭幕。从已经展出的作品来看,精美的字画草图实在太少了。
这真令人担忧。
书画素描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反映丰富的信息和书法,而不会丢失它们。相反,由于篇幅较短,它们可以简洁明了。事实上,书法和绘画素描之间的竞争不是视觉冲击,而是意识形态的内容,让观众在停下来欣赏的同时,从较小的场景中看到较大的场景。目前,大型作品过多,强调视觉冲击力,弱化了对思想内容的欣赏。
目前的书画展览已经开始显示审美疲劳。它只有视觉享受,但缺乏让人停下来思考的魅力。它有形式感,但没有意识形态内容。我一走进展厅,就听到“斗大”这个词,我感到一种来自远方的压力。当我走近时,天已经黑了。我不得不走得更远一点才能感受到它的美。然而,这种美只是由笔触和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并没有很深的品味。看了几次之后,它会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当作者抄写一首古诗词或创作一部旧主题的作品时,几乎没有欣赏的余地。除了视觉还剩下什么?这是当前大规模书画创作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
在众多大型作品的审美疲劳中,书画草图的出现无疑拯救了观众的眼睛。观众可以长时间站在作品前,仔细欣赏每一笔,眼睛可以更加集中。对书画写生的思想兴趣往往超出了笔墨的审美水平。一片树叶,几笔远山,境界已经出发了。无论是细致入微的描述,还是徒手画,都是耐人寻味的。
Calligra
英国有一首黑色的诗说,“一朵花,一个世界,一片叶子,一个菩提”。这两首诗用来描述最恰当、最真正好的书画小品,并不是因为高超的技法或精巧的布局,而是因为在书画作品中隐藏着更广阔的审美空间,突破了作品的原有长度,让人深思。
书画作品的好坏从来不是根据大小来区分的,而是由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的。书法家和画家应该学会看除了画以外的东西,学会使用什么也不说的书画语言。钢笔和墨水既明了又含蓄。所画和写的只是一个介绍,像禅宗的话语和案例解决,像文章的介绍,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信息。只有这样,才是精美素描的真正表现。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