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学之路——教学文献展
时间:2022-04-18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4月8日至5月5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画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承办,岭南画派纪念馆协办的“岭南画路3354教学文献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长岗校区)举行。因疫情防控需要,展览暂时只对广州美术学院内部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广州美院成立初期,尚未成为独立院系的中国画是绘画系的中坚力量。由于它继承了以高为代表的创新思想,在教学上长期呈现出岭南地区的独特面貌。师生们在“兼收并蓄中西,古今交融”的先进理念指导下,坚定地走现实主义文艺道路,结合传统语言和地域文化特色,落实精神民族性,在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的创作中体现风格上的现实主义,取得了显著成绩。
其代表人物如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诸多先驱,积极探索理论,深化创作实践,为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南迁广州后,国画系在师资引进、风格主张等方面打破了门阀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务实之举,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预示了岭南中国画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促成了后来内涵更为丰富的“岭南画派”概念的提出。今天,“岭南画派之路”指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师生们为践行中国画教学的地域特色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本次展览作为专门组织的文献展,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总结和成果综述。它从“岭南画派”的概念出发,着眼于中国画的语言和形式特征,试图集中70年的心血,围绕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典型事迹和命题。通过各种文献、口述记录和相关实例的展开,分析总结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今后中国画教学的深化和开放创造交流。特别是对于国画院最近十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主办方希望借此机会,征集广大师生、学科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通过吸收、研究和完善,弘扬岭南画派精神。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