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曾宓、张长青书画“俩人转”
时间:2022-04-18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张长青作品
4月9日,春暖花开,“二人转”——曾宓张长青书画展在南山路鲁恒美术馆开幕。
浙江画院可爱的“退休老人”曾宓广为人知,但他的工作助手张长青一般不为外界所知。曾宓的老朋友、浙江画院原院长张华生有一段话“解惑”:
曾宓张长青的“两个人的转折”书画展是由“老先生的书童”举办的一次独特的“书画联展”。两人“转”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联展模式。
“绝顶才子”张长青,是曾先生的“耳目拐杖”;这位慈祥的老先生在这位有思想的弟子的陪伴下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妮带我去耕田。老牛心穷,患难与共到今年。”
这个“联展”没有任何效用;学习没有意义,只有“情感”。
去年,曾宓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书法个展,并在嘉宾席上张贴了他家的生活保姆和工作室助理的名字,这对于任何艺术家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张长青能享受这样的幸福,说明她的优秀。当然,“缘分”也很重要。曾宓在圈内以和善著称。即使他认识的人有时候会忽悠他,他还是会装傻“不理”。他是书画家中最没有“商业意识”的,和他打交道总有一种“获得感”。他愿意画画不是放弃,而是尊重自己。他和一个年轻的工作助理联展,是一种支持性的奖励,让对方放松,不需要太多的感谢。习惯于安静的张长青显然很有灵性,从曾宓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学到了很多。她的画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曾宓的”,这是必要的。色彩中有一种明亮感,青春的美丽色彩,和不违背曾宓画作的装饰趣味也是张长青的强项。展览的序言是张长青写的,很简单,大多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对书画心路历程的自我鞭策。
如果人没有“知识”,再精通的技术,也什么都做不了。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不要太在意和迎合市场,因为一切名利都是虚的,剩下的作品才是真实的。曾老师自己做的,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教我。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