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绘成“黄河安澜”,王俊松山水画展在京举办
时间:2022-04-13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画家王先生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风起云涌,气势磅礴,吸引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人来写它,王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4月9日,由民革中央画院主办的“黄河安澜——王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四个系列:黄河颂、昆仑山颂、黄山奇景系列、山水秀系列。展出王以黄河、黄山、昆仑山为审美对象的书画作品。
王笔下的黄河胜似气势。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坚如磐石;河水磅礴澎湃,有“三千”和“飞升”的壮阔激情。画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笔墨技巧投射到物象上,使自然人格化、精神化,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他在秉承传统“笔墨中心论”的同时,又能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西方绘画的一些造型因素引入笔墨构成中,将笔墨浓淡勾勒出的虚实关系与素描形成的黑白灰关系有机结合,做到了笔墨浓淡与造型浓淡兼备,既有传统山水艺术的意趣和神韵,又有光影色彩的微妙变化。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韵味,又有现代的眼光。
王先生来自安徽,这是著名的人杰地灵,风景秀丽。优越的自然景观环境和深厚的徽文化给了他无尽的补给和灵感。他的父亲、哥哥、姑姑、爷爷都是艺术家。他们从小就深受影响。他们从小就学习绘画。先后就读于Xi美术学院日语系、Xi外国语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课程,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和文化基础。他从刘文熙先生等人那里得到了北派山水的精髓,继承了浑厚、厚重、阳刚的画风;同时,从美丽动人的家乡山水中,体会到了南方山水的女性美;他从传统笔墨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从自然创作和西方绘画技巧中借用可利用的资源。然后,传统与现代并举,中学与西学结合在一起,以多变而全面的笔墨程式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为观者奉献了一幅感人的山水画卷。他的艺术成就与他的综合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他在山水画、人物画、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种多方面的教育使他能够积累财富,举一反三,殊途同归。王正处于“年届七旬”,他的笔墨日趋精良,他的创作状态正处于巅峰,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开幕式前,2022年4月9日下午2: 30,在华侨大厦举行了一场由著名学者和媒体参加的研讨会。研讨会上,各位理论家对王山水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创新之处进行了理论分析。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了王的艺术成就。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