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修复
时间:2022-04-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访奉贤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李阳
问:你花这么大的代价修复这样一幅油画的初衷是什么?
答:初衷是不让客户失望。这幅作品的内容是当事人父亲的肖像,一件陪伴她成长,充满了对父亲回忆的心爱之物。这对她来说意义重大。虽然不是名作,但既然接受委托,就要全力以赴修复作品,不辜负客户的信任。
当然,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修复会这么难。该作品第一次进入修复中心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分析,认识到该作品的材质、技法和疾病现象极其特殊,属于罕见的“疑难杂症”综合案例。修复它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必须按照绘画保护的国际标准进行操作,并邀请具有国际项目经验的修复专家主持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安全、妥善地完成修复。
问: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答:修复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件作品是画在广告布上的油画。其材质复杂,病害严重,有被损坏的危险。特别是脊起钉、颜料层叠加等病害,很多是教科书或文献上找不到的,即使有多年的经验也很难遇到,是国内绘画保护本身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这部作品是2021年8月接触的,2022年2月恢复。历时7个月,200多天,涉及9位专业绘画保护专家、修复师、实习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首席修复师王芳和孙鸿雁两位老师,他们从外地赶来,在奉贤博物馆中心待了近四个月,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这项工作的研究和修复中,竭尽全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技术困难并不是唯一的挑战。修复中心成立时间不长,很多仪器设备工具配备不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软化帆布支架需要加热台,我们没有也买不起,所以修复者会想办法自己造。我们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带温控器的工业电热毯,铺在桌子上。我们还去机械厂切了一块铝板,铺在上面。利用铝板的散热性能,可以实现简单的加热。但是这样的精度不够好,需要不断的监测和调整铝板。用什么衡量?修复者们围坐在桌子旁,将手臂放在铝板上,用自己的皮肤感受温度,同时观察作品的反应。然而,修复师们太专注于他们的工作,以至于过了很长时间都忘了摘下他们的手臂。当他们完成时,他们发现低温烧伤在他们的手臂上起泡了,然后他们感到疼痛。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山上开道,遇水架桥,自己解决困难。
在有限的条件下,面对大量的未知和挑战,他们展现了高超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结合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完成了这样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情。我相信,支撑他们的,是他们对绘画保护事业的热爱和热情,是他们完成使命的责任,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们的作品,给他们战胜时间的能力。这也是最激励我坚持这项事业的信念和信心。
问:一个绘画保护团队的组成有哪些,分工如何?
答:从纯技术角度讲,现代科学中的绘画保护工作包括档案记录、摄影绘图、检验分析、修复处理、装裱装裱等。要完善,还应该有历史研究的任务。每个作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要求都不一样。如果将修复视为一项服务,还需要包括业务运营、客户服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确保专业沟通可信,工程安然无恙,修复工作按期完成,质量可控
本次展览之所以能够得以呈现,在于博物馆、文史专家、策展团队、修复团队、运营团队以及众多技术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使得现代科学修复的过程以及成果对艺术文化的意义得以如此完整、深入的梳理和呈现。
问:你对绘画保护事业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答:我国对陶瓷、青铜器、丝织品等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油画保存和修复重视不够,研究不深。绘画保护与行业整体发展严重脱节,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作为一名绘画保护的从业者,我首先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油画,将油画提升到文物的概念,让油画的保护和修复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希望绘画保护行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尤其是跨界人才,扎实做好中国绘画保护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重视修复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探讨。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开端,也是修复健康发展的理念支撑。
第三,现代修复是一门科学,修复工程是一门工程。修复者应该是工程师而不是工匠,工程师应该是匠心而不是工匠。在此基础上,希望中国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培养能够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注入思辨精神,重视过程管理,做新时代中国的文物。
保护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这方面,国际上现代油画修复是相对比较成熟的系统,而我国油画修复行业也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应当考虑作为一个试验田,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修复。最后,作为一名创业者,我会努力带领团队把油画修复服务的品质做好,在修复服务的正规化、科学化、标准化、透明化、便捷化方面做出突破,为行业健康发展积累一点经验,为中国文物保护和永续传承做出一点贡献。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