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超越古人了吗
时间:2022-04-1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几年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了,现在还没写。原因只有一个:——不想闹事。就在最近,书圈也有涉及到这个话题,顺便说一下。针对现象,不针对人。
对当代书坛成就的评价,已经有很多人参与了。一致的看法是当代书圈繁荣,已经超越古代。
的确,当代书法和古代书法有很多区别。比如现代的展览环境,书法展览和评价机制的出现,书法高等教育的兴起,作品的规模和视觉冲击等。但是,不同不代表超越。
在这个时代,书法的文化语境确实发生了变化。在古代,用毛笔书写是一种流行的技能。如今,毛笔书写的实用性已经消失,书法进入了纯审美时代。这是最后的手段。但也有人认为,进入纯审美时代,我们就比古人优秀了。这是哪里来的遵循!
况且古人都是用毛笔写字的。即使这样,每个时代的书法家也不在少数。在一个毛笔退出日常书写的时代,是否能有更多的书法家被留下来取而代之?
那些认为当代书法超越古人的人,普遍谈论的是当代书法的“全面繁荣”。表面上看,确实繁荣:每次全国展览,那么多人投稿,那么多会员“书法家”遍布全国。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只显示了广度,没有显示高度。
显然,以上并不能成为衡量书法是否超越古人的标尺。那么,有没有尺度呢?尺子是什么?
是啊!规模是——位代表书法家的艺术高度。
这个尺度在所有年龄段都是通用的。例如,魏晋时期书法的成就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为标志。
那么,我们就把当代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拿出来和古代的比一比:能和魏晋的王羲之、王献之比吗?能和颜真卿怀素的唐朝比吗?能和苏轼黄庭坚的《宋朝》比吗?能和赵孟頫、杨伟霆的《元朝》比吗?能和明朝的倪、王铎比吗?能和何嵇绍康有为的清朝比吗?甚至,我们能和现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相比吗?如果敌人打不过,那为什么要说当代书法超越了古代?
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情况:一些“大家”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古人。哈哈!只能无语。
其次,从创作的角度:我们有康有为在写作上的伟大成就吗?身体上,我们像金农漆书一样有创造力吗?构图方面,比上一代更夸张,更有视觉冲击力。然而,书法是纯视觉艺术吗?书法的核心要素是用笔和用笔产生的线条质量。结构和构图是书法的外在形式,用笔和线条质量是书法的内在形式。结构和构图就像人的衣服,笔和线的质量就像人的气质。质与主体的心灵是同构的,书法中所有最关键、最内在的东西,基本都是通过线的质来呈现的。看一个人的文字,不需要看他的很多图,全图,甚至整个字。只要看一个字里的一行字,就能清楚地判断这个人的书法水平。古代大师的杰作,无论什么风格,都没有电缆质量差的。那么,从线路质量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达到了大师的水平呢?要么是飘,要么是瘦,要么是僵,要么是躁,要么是沉着不够丰富。
再者,从代表作品来看,谁的作品超越了《祭侄稿》、《自叙帖》、《黄州寒食诗》?
在评判当代书法的成就时,我们不能忽略另一个基本点:对当前整体文化状况的考察和定位。自晚清以来,三千年未有大变,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于是,一窝蜂地向西方文化寻求出路,传统文化几乎被全盘否定,连汉字也几乎被拼音文字取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文化被彻底摧毁
有人可能会说,你的上述判断并没有跳出古典书法的路子,时代变了。答: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中国文化的性格决定了书法的内向性,这是书法最重要的规定之一。所以她既是“法”,又是“道”。无论什么时代,这一点都很难改变,如果改变了,就很难称之为书法了。换句话说,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书法史是有其主流脉络的。主流线程是文人书法3354,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文人书法。从王羲之书法艺术自觉的时代起就是如此,以后也是如此。其他的,比如所谓的“现代书法”,都是分支。
当然,以上只是作者的判断。时间是最终的裁判。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