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华纳艺术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三星堆:未知的世界最令人着迷


    时间:2021-03-30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最近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曝光,三星堆开始走红,并继续称霸荧屏。社会各界探索古蜀文明的热情被点燃,至今仍在发酵.就连广大网友都感叹,三月的“顶流”已经不是某个明星的“瓜”。在大家都在欢迎考古文物压娱乐八卦和“登顶”的时候,三星堆自带亮点,承载着很多古老的谜团,靠实力“硬核粉”。就连“吃瓜的人”也会被它迷住。好奇,惊讶,发现,他们的心里不可避免的充满了一系列的疑问,需要一个一个的解决。

    三星堆为什么能“醒来震惊”?

    “直到这一地区的两位统治者,在迷雾时代奋力前行……”李白形容《蜀道难》的古蜀国漫长而神秘。的确,很多年后,世人对古蜀王国的认识真的是“空白”,只停留在传说和诗歌上。

    1986年,随着三星堆遗址1号、2号祭祀坑的发掘,沉睡千年的青铜神树、青铜大连人、青铜立式面具等一批文物走向世界,震惊世界,展现了古蜀青铜文化的辉煌;35年后的今天,三星堆再次“重生”,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像拆“盲箱”一样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惊喜:跪地跪地的奇形怪状,金面具、牙齿、青铜容器等神秘碎片。又一次穿越时空“复活”了,这证明了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个谜新的意义。

    世界惊叹三星堆的神秘,因为这些出土的“珍宝”太耀眼,太独特。

    在出土的众多面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铜纵向面具。青铜纵向面具高66厘米,长138厘米,宽85厘米,重71.1公斤。面具奇特而夸张,圆柱形瞳孔突出16厘米,耳朵向两侧延伸,俗称“千里眼、千里眼耳”,鼻梁短,口缝深而长,笑容神秘。它神秘、宁静、凝重,传递着永恒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威慑感。《华阳国志》曾记载:“蜀侯蚕丛,眼垂,始为王。”竖眼指突出的圆珠眼球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竖眼罩。许多专家推测这是古代蜀王蚕丛的雕像。

    大连人铜像于1986年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图像高172 cm,底座高90 cm,高度262 cm。人像浓眉大眼,鼻子直,嘴宽耳大,身材修长,右臂举至脸颊,左臂弯至胸前,双手呈环状。造型非常夸张抽象。头戴莲花状的兽面图案,头戴带有汉字的高冠,身穿华丽的龙纹大衣,光着脚站在方形座椅上,表情肃穆。考古学家从环形手推测,他们应该持有的对象,可能是牙张或红草等祭祀用品。关于这座奇形怪状、神秘莫测的三星堆铜像的身份,有专家推测是指挥整个祭祀活动的女巫群首领,即拥有神力的大巫师,也有专家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王者。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全长1.42米,是同期中国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黄金。金杖用金条打成金皮,再包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棒碳化,只留下金皮。在金杖的一端,有一个长约46厘米的图案,包括人头、鸟和鱼等。到目前为止,对于该模式的含义还没有定论。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鱼鸟为祖神象征的两个部落联盟形成了鱼凫王朝。在中国夏商周时期,九鼎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三星堆则是以杖象征权力,体现了古蜀与中原王朝文化内涵的差异。在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西亚文明中,有一种以五线谱为符号的文化现象

    1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59米,高3.96米。出土于二号祭祀坑。圣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干顶端和龙后面的段略不完整。在中国迄今为止看到的所有青铜文物中,这棵神树是最大的。这棵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上有两根果枝,一根向上,一根下垂,托果巨大。整棵树上有9只鸟,站在向上的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从树干的一侧下来,准备飞翔。在没有焊炬的时代,这棵树使用了焊接、连接、铆接、插座连接等复杂的技术,甚至将鸟等装饰品完美地固定在树枝上,令人叹为观止。传说远古时代的远东和西部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和若木树,是太阳鸟升起栖息的地方。每天早上,太阳鸟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它们在若木树上休息,每天都在变化。专家推测,青铜神树应该是扶桑、简木等传说中神树的复合“产物”,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登天”。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物就是最好的例子。青铜器的直径为85厘米,中间有一个半球形突起,周围有五个径向排列的芒,外面有一个与芒相连的圆圈。这种形状类似于祖先制作的岩画中太阳的形状。太阳形状的物体上有彩画的痕迹,很多专家认为它的祭祀作用很明显。但这种形状的器物,以前在出土文物中从未发现过,造型过于“后现代”,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装置不是太阳的象征,而是一个轮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轮子,而是用于军事行动的盾牌。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形状的器物应该是“太阳形物件”,是古蜀寺庙中的永久性器物。

    style="text-indent:2em;">为何三星堆“发现越多,谜团越多”?

    正如一位考古专家所说,每一代人通过考古得到的认知都在不断变化,就像考古剥去地层一样,一层一层地离历史一步步靠近……而每一次的挖掘,有些问题的答案渐渐浮出水面,但一些新的疑问又随之而来。对于三星堆而言,未解的远远比已知的多。

    在此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最受公众关注的当属金面具残片。它出土于5号祭祀坑,虽只有半张,但方形面部、镂空大眼、三角鼻梁、宽大的耳朵,在艺术风格上与一期发现的面具极为相似,但从体量上来看,更为厚重,远超一期发掘出的金面具。半张黄金面具重约280克,据推测,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重量应超过500克。此次发现“重磅”黄金面具,为古蜀人金器崇拜又添了一大实证。黄金面具一处边缘有被烧毁熔化的痕迹。专家推断,这件金面具也是用作祭祀,但由于其体量比人脸大得多,不太可能是人佩戴,究竟作何用途,目前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此次对三星堆遗址的新考古发掘,与包括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内的33家高校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展开了合作。从三星堆送抵中国丝绸博物馆检测的16件青铜残件中,共有5件发现蚕丝蛋白。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的专家通过显微观察,初步认为在4号坑灰烬中发现的丝织品痕迹,“可能附着于青铜器的表面”;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到4号坑灰烬层有蚕丝的蛋白,“说明4号坑曾经存在丝绸”。由此说明3000多年前,古蜀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织品,这在四川地区属首次发现。

    此次三星堆也发现了大量象牙。3月21日,一枚象牙在4号坑提取,之后被送往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保护。专家介绍,出土象牙由于已埋藏于高湿度的土壤中达3000多年,且在埋藏之前经历焚烧,目前已出现严重的裂化,许多已出现波浪状的变形。出土的象牙怕干也怕湿,如果周围环境水分过多,象牙就会迅速泥化,瘫软变形,因此,文保人员面临巨大压力及挑战:在清理象牙表面泥土的同时,要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地为象牙打造与它沉睡千年的土壤相同的干湿环境。但是,目前常用的一些材料不能完全满足象牙的保护要求。借助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仿生技术,文保人员研发出了一种保湿新材料,贴附在象牙表面,便可实现象牙与周围环境的初步隔离。隔离层内部水分不流失,外部空气也不会直接与象牙接触。

    从这些象牙的埋藏地点和数量来看,专家学者认为这些象牙极有可能是祭祀时的礼器,而且这些象牙都被火烧过。从三星堆和金沙两个遗址的祭祀坑情况来看,古蜀国的祭祀对于祭品可能会砍砸、焚烧、沉埋等。这些象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认为古蜀人通过贸易、交换得到了象牙。还有人认为,古时巴蜀地区可能有象出没,古蜀先民们“就地取材”,得到了这些象牙。

    考古队员还对出土了金面具的三星堆遗址5号坑进行系统发掘。5号坑内遍布各式各样的金箔片,且金箔片上有圆孔,疑为一件华丽服饰的点缀。此外,此前该坑还发现了金冠、金面具、玉器以及象牙制品。有专家预测,如果最终研究确认为一件服饰,那该坑的主人穿戴规格比1号、2号坑都要高。

    目前,考古专家最期待的是能发现文字。在之前发掘的文物中,很多表面都有丰富而华丽的纹饰,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发现文字迹象。虽然在出土的一些陶器上发现了不少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不过由于数量较少,且基本都是单独出现,没有形成组合表达连续含义的迹象。

    此外,一些问题也始终萦绕于专家学者甚至是公众的脑海:精心制作的众多精美器物为何要人为毁坏、付之一炬?又为何毁坏后还要把它们深埋厚葬?“祭祀坑”中大量的碎骨渣又是谁的?……答案只能留给未来揭晓。


    为何时隔30多年后才再“挖”?

    很多人还好奇近两次的考古发掘为何时间间隔如此之久,认为对三星堆的考古研究存在“空档”,甚至还有人谣传是因涉及外星文明“不敢挖了”,而从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年表来看,对于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其实从未停歇,很多基础性工作一直在稳扎稳打地进行着。

    专家表示,该次是三星堆祭祀坑时隔35年再启发掘,而不是整个三星堆遗址的发掘。3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调查发掘城墙、弄清城圈结构、制定科学发掘计划等。1986年1号祭祀坑的发掘,是紧急开展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者是没有任何准备就奔赴“战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说:“1号、2号坑得到了保护,抢救性发掘的迫切性便不存在了,三星堆遗址也就走上了主动发掘的道路。”据悉,1986年的发掘之后,工作人员很长时间里都在“消化”三星堆遗址1号、2号坑的资料,并修复文物、整理报告。“三星堆那么大的城址,还有很多课题需要去做。” 雷雨说。

    此次对于三星堆遗址的挖掘,源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与四川省组织实施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星堆遗址已经有了挖掘的基础,其考古发现能够解释历史上的一些谜题。这里出土的文物,表明其文明极其特殊,在保护的基础上解读历史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雷雨说。

    “现在是有明确学术目的与发掘方案的主动性发掘。”雷雨介绍,如今在硬件设施上有了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使遗迹遗物免受现代污染;设在考古发掘现场的考古实验室,建设有现场应急保护与分析检测设备,为文物安全保驾护航;发掘研究既有当地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又有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参与,从田野考古到文物保护修复,从丝织品微痕分析到金属成分测定,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形成了一股合力……神秘的古蜀文明将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画家作品不一定值钱
    高仿字画收藏误区:有地位有名气的
      “名利双收,作品未必有价值”  记者:有谁喜欢大量消费仿书画呢?  吴为超:大致有四种:企业家、收藏家、商业捐赠者和少数白领。一般来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和资

    -----2021-08-28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复制市场坎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复制市场被激活并启动。流行艺术产品将数字技术引入古代书画仿真制作领域。每个复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临摹一幅很难临摹的画大约需要一

    -----2019-12-28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水墨画所体现的艺术方向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想要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得不直接使用水墨,主要原因是它直接延续了

    -----2019-12-28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吗?
    拍卖名人书信会触犯书画家的权益
      据报道,一年前,一起名人寄信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引起了持续关注。这源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盛嘉拍卖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亦收藏”—&m

    -----2019-12-25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高仿字画的魅力在于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高仿书画因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关注。高仿的书法和绘画也是许多相互馈赠的首选。为什么高仿书法和绘画如此受欢迎?让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高仿

    -----2019-12-21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收藏书画要具备那两个方面的能力
      书画收藏是很有学问的。为了满足精华的需求,收藏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要有欣赏书画的能力。从古至今,这种能力都是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必备的素质。欣赏能力主要来自

    -----2019-12-19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后行
    收藏沾有“官气”的书画应三思而
      收藏书画的首选是名人的作品。这对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一个明确的做法,有些人也理解名人效应。因此,当收集字画,他们特别注意的总统艺术学院,艺术协会、书法协会的主席,总

    -----2019-12-19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一般来说,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工作必须有个性。如果你没有个性,你就不能谈论风格。如果你总是跟随别人,你将一事无成  不创

    -----2019-12-17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中国传统书画步入老年期了吗?
      之前甘肃书画院曾在兰州金城盆景公园举办了书画展。这次书画展展出了100幅书画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书和画展,但是年轻人很少。基本上,老年人是来参观书

    -----2019-12-16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
      一幅好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才能真正存在于艺术史中。要做好一幅画,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特殊的情感,表达特殊的情感

    -----2019-12-13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别让书画艺术成为权力下的玩物
      古时候,提起名人书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墨客。这些有才华的书画名人大多是因其才华和作品而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名人。如王羲之、汤伯虎的书画作品,因其艺术造诣之高,成为

    -----2019-12-11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诗书画的结合能触动灵魂
      中国书法从象形到抽象,从实用到诗情画意,都具有当代艺术的特点,笔触和姿态成为书画家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书法线条美的概括。它有一个连贯的氛围,拍下所有事物的图像,并移动它

    -----2019-12-10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