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画面里隐藏的盛世之忧
时间:2019-11-13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53
今天,恐怕中国人还不知道传世的十大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更清楚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在12世纪初的繁荣景象。这幅画分为三个部分,描绘了乡村、城市建筑、街道、舟桥和集市。这里有810多人,90多头牲畜,28艘船和20辆车,8辆轿子,130座建筑和170棵树,可谓是一幅小画,却是一幅大画。
然而,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中,也存在着对繁荣和潜在危机的担忧,如:
1. 官方的粮食危机。图中有11艘私人运粮船,但没有护卫队或士兵。当时宋徽宗听了蔡景的谗言,废除了官粮运输的做法,导致官粮仓库的空置,粮食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的失控。
2. 消防。汴京的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当时,朝廷严格禁止生火,即使是在晚上,也不允许用火来点燃蜡烛,而且房子里都有瞭望塔。但画面中唯一的瞭望塔也配备了桌椅和长凳,显然成为了一个休闲的地方,没有城防、消防官兵,更没有守夜人。这与宋徽宗不重视消防的事实是完全一致的。
3.社会现象令人担忧。在屏幕上有几个场景,如门的第一站王室的官方信件发送的,懒惰的士兵,前面的争吵税务门重税,皇家现场医生的家庭治疗受伤的葡萄酒由于灾害造成的酒,等等,都反映了北宋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示了潜在的危机。
4. 文化悲剧。在这幅画中,有一些带有文字的标志,它们分别在城市和农村被拉着布的大车覆盖着。事实上,这些标志和书法都是将旧党墨迹从府中或衙门中取下并拉去销毁的。他们的本质是亵渎和党派斗争的悲剧。
摘要民俗画不仅充满了艺术的光辉,而且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表现了明代江画的奥秘。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