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九省“云寻国宝”讲述黄河文明前世
时间:2020-03-2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4日下午,在山西青铜博物馆,评论员吴楠戴着面具,在空荡荡的博物馆里介绍了三晋的珍贵文物。这是黄河沿岸九个省级博物馆联合发起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现场直播之一。
“龙形是1959年在山西沿黄河石楼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造型独特、装饰独特的青铜器就像一条停泊在水波中的龙舟。这件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青铜酒器上的“鳄鱼”纹饰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山西青铜博物馆评论员吴楠在现场直播中说。
当日现场直播的还有山西省公安厅发现的重——的晋国青铜盘。这件青铜器有2600多年的历史,由水鸟、金龟、青蛙、鱼和其他动物的浮雕组成。这个183字的碑文清楚地显示了晋文公时期晋国的黄金时代,“春秋五牛”之一。
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这是黄河沿岸九个省和地区的博物馆首次将市政厅的珍品拿出来在直播平台上展示。
3月2日,河南、青海和四川率先举行了三场直播。中国第一把剑“玉柄铁剑”、“舞纹彩陶盆”、“骆驼驮乐”等镇馆珍品相继出现。在直播的第二天,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市也展示了他们的“看家宝贝”。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同年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河南、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山东等省的文化教育机构参加了该联盟。
受疫情影响,九个省级和区级博物馆关闭了线下展厅。在此背景下,黄河博物馆联合会启动了“云上博物馆”活动,从2020年3月2日至3月4日,每天举行三次,每次三小时,通过黄河九省博物馆的“镇博物馆之宝”讲述黄河文化的前世故事。
在线展览正在成为流行期间的一种“新时尚”。博物馆珍品在直播室,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从不同的屏幕上欣赏珍品,使收藏中的国宝在平日“高高在上”与地球相连,并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面向更广泛的观众。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