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县城遗址将作为公园开放
时间:2020-03-2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在北京副市中心行政办公区的西北角,2016年发现了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汉族城市。这也是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市副中心,古城县城——路。
泸县老城区文物保护已纳入全市副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一个公园和博物馆将建在古代汉朝城市的遗址上,生动地展示考古发现和鲁县古镇的过去生活。目前,泸县古城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已经开始收集国际规划,预计2022年完成。
考古唤醒沉睡的古城
泸县古镇位于通州区鹿城镇。它的发现源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配合该市副中心建设的考古工作将于2016年开始。考古学家从文献中了解到,自西汉初以来,通州已有——个县城。清朝时,地面上仍然有城墙遗址。然而,时代变了,表面的墙早就消失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考古学家们进行了“地毯式”的探索,最终在现在的古城村周围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汉代城墙夯土。
考古发现表明,这座建于西汉中期的古城由城墙、护城河、城内遗址、城外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随着考古发掘,大量的文物和文物也被发掘出来。这些文物和文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汉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反映了汉民族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汉代乡村的社会风尚。
2017年,泸县古城遗址被评为201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泸县老城区文物保护纳入全市副中心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全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未来,这将是这座城市副中心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废墟公园启动区今年开放
泸县古城遗址是北京最大的考古遗址。考古工作还没有完成。
与此同时,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泸县古城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已经开始征集国际计划,市文物部门正在办理项目建设的前期手续。该项目是该市副中心在2020年推广的197个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初步确定建设规模约为19,000平方米。通过遗址保护、文化体验和景观美化的综合协调,充分展示泸县古城遗址的全貌和文化价值,以文化补充城市功能,在运河文化带上打造新的地标和文化名片。
据了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新发现的汉代县城遗址进行全面保护,并建立遗址公园,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对泸县古城的综合保护,留下了北京的“根”和“魂”。它不仅对北京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具有示范、深远和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大型遗址的保护、文化建设、京津冀的协调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参与泸县考古的北京文物研究所负责人说。
泸县古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里面是博物馆的展厅。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如汉代重币、汉代陶纺车、古城的历史沿革等,将在展厅中生动展示。该博物馆预计将于2022年完工。
在户外遗址公园,在公元
对于正在建设的城市副中心来说,地面新城的建设和地下古城的挖掘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城市副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通州乃至北京的城市发展序列。随着更多古城的秘密被揭开,副中心的历史和文化细节将变得更加深刻。
泸县古城遗址不仅将在未来发挥旅游作用。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燕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繁荣、长寿的朝代,有着广泛的政治制度。泸县古城是通州行政建制的开端。该遗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其遗产价值可以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文明的独特功能。它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教育意义。
泸县古城遗址还将为北京市副中心的文化、旅游、生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契机,从而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和谐地方社会的构建。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