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简约不简单的结体与用笔
时间:2022-05-05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草书的书写风格似乎是奔腾奔放的。如果仔细观察其书写的具体过程,随机选取几个草书字,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的笔画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草书用笔数最少。草书确实节省了汉字的笔画,但也不能说草书是最简单的书写方式,因为看似简化的书写背后,其实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古人形容一个人美得恰到好处,说“一分太长,一分又太短。”其实对于一个美女来说,一分还是一分还是一个美女;至于草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个字的草书,往往是一个字在单个笔画上加一分,另一个字减一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草书的本质应该是“简而不简”。草书与其他书体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草书在字结上极其简单,用笔不拘泥于中心而是即兴。这两个方面在应用上是重叠互补的,其美相当有趣。
在一种情况下,草书被简化,并且相关联的笔被添加。
草书的快速书写主要通过简化和连笔来实现。包括点画简化、部首简化和整体规律性简化;连笔将几个笔画连接起来书写,减少了停笔次数,加快了书写速度。连笔有一笔连着、二笔连着、几笔连着,或者两笔以上合为一笔,可以一气呵成。通过简化和连笔,草书一般需要十几个字,两三笔甚至一两笔。这一特点,除了有效提高写作速度外,也容易形成作品在最终结构上的跌宕起伏和奇特美感。
比如“格”字,左部首“格”、隶书、楷书要求十笔,右部首“钱”要求四笔。“个”和“钱”这两个偏旁部首在和之间被大大简化了。比如元代邓的两个偏旁部首,分别需要四笔和三笔。明代著名曹彰作家宋克吸收了曹琛,将其与明代韩道亨的标准曹琛体和唐代怀素的大草书简化到了极致。整个“宋”字只用一笔就可以完成。可以看出,篆书、隶书、楷书中的笔画,在草书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加上连笔的加入,笔画的走向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再是千篇一律、有规律的,而是诞生了各种可能的形式。
在一种情况下,通过简化笔画来改变字体形状。
草书与篆书、隶书、楷书不同,大多讲究用藏文正反面书写。而是简化了书写的过程,往往直接将笔放入纸中。在书写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侧锋和斜锋,这样就省去了调节笔锋的环节,书写的速度自然就变快了。中心减少了运笔环节,没有用笔限制,大大增加了运笔的自由度。开放的笔法可以加快书写速度,同时更容易形成起伏的笔形。灵活的用笔方式使字的结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盛”字的篆书、隶书、楷书中的三横线,都表现出平等的关系,而草书中,三横线之间有呼应、有联系,笔的两侧表现出各种风情。
(作者是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