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最高荣誉获得者作品首次集体呈现:反映一代书法学人的文化坚守
时间:2022-05-0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得益于一部传世之作《兰亭序》,兰亭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化圣地,而以兰亭命名的中国书法兰亭奖,就像一股流动的水流,传承着书法传承至今的传统脉络。近日,“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艺术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艺术家作品的首次集体展示。展览共展出19件作品,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书法风格。它们既有古拙深厚博大的碑意,又有流动的气质,透露出书法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人文修养。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激荡和锤炼,在众多书法家中脱颖而出的。这些获奖者普遍年龄在75岁以上,德高望重,德才兼备,为中国书法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第一届到第五届,兰亭奖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先后由潘竹兰、启功、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钟石、孙奇峰、刘江、沙曼翁、姚殿钟、魏天池、陈、孙伯翔、周慧君获得。从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开始,不再设立和评选终身成就奖,而是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团选举产生,报中国文联批准,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书法家”称号。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高式熊和张海,第七届中国书法协会是沈定安和段成桂。
这19位书法家的作品全部呈现在本次展览中,每人一幅,共19幅作品。展览的学术主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表示,与普通的书法展不同,它反映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地方的书法特征。这个展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书法成就。所谓的“终身成就”体现在哪里?“这次展览从形式上看,虽然书体多样,笔触细腻,个性鲜明,但总体来说风格不大,也不是我的代表作。或许它没有什么震撼的视觉冲击。它似乎不像其他展览那样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但在其平静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蕴含着一代书法家为保护书法文化认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张海说。
这些德才兼备、成就卓著的艺术家,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经八十多岁。他们坚守理想信念,传承中华文化,投身书法创作。欣赏他们的书法作品,品味他们的艺术人生,感受老一辈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情怀,感受当代中国书法的大气象。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书法承载着中国不同时期文化和审美的创造。展厅中的这些书法作品,以文字为载体,在平面空间中构建书写的世界,诗的意境,艺术的情感。可以说,笔底波涛汹涌,饱含情感‘墨墨’,善流水韵,字正腔圆。从兰亭终身成就奖的获奖人来看,他们仿佛是从古圣先贤中走来,带着文学的意味和诗意的格调,带领着一批弟子,书写在书坛上,为时代留下新的墨迹……”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将书法、美术列为一级学科。许多书法家认为,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将把书法从“美术”的视觉造型艺术框架中解放出来,回归传统文化。同时,也无疑给当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鉴于此,指导意义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