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馆开馆 《巴人汲水》等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出
时间:2020-06-2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徐悲鸿与民族审美教育的时代理想”艺术展“西登百丈路——号”开幕式和重庆博物馆徐悲鸿美术馆开幕式于19日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
本次展览展出了徐悲鸿重庆时期的23幅原作,如《巴人汲水》 《牧童与牛》 《立马》等。李可染、宗启祥、张安之等艺术家的22幅原画。它以抗战时期的艺术作品展示了艺术家为国家而战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感情。
1937年,徐悲鸿随国立中央大学从南京迁至重庆,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应重庆著名工商人士史荣庭的邀请,迁居至长江以北攀西的时嘉花园居住。在此期间,徐悲鸿为了发展美术事业,准备创办“中国美术学院”,它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发源地之一。
当时,日本军队经常进行空袭。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徐悲鸿不得不在地下石室里进行教育和绘画。在小石室里,他完成了一系列杰作。1943年3月19日,“徐悲鸿展”在当时的重庆中央图书馆举行,展出了100多件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在这座山城引起轰动,三天之内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可以说,江北区的时嘉花园见证了他艺术生涯的巅峰。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时嘉花园作为石门派出所的办公场所,被全面保护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决定修复徐悲鸿的“时嘉词”旧居,并与时代北虹(北京)文化艺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徐悲鸿重庆美术馆。
在展览设计中,展览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如原始展览、历史材料、真实场景、科技互动的还原、云上的虚拟展览等。画廊利用徐悲鸿曾经居住的时嘉花园一楼作为原景展示区,恢复了徐悲鸿工作室、画室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原景。二楼为原创作品展区,分为五个部分:“庄图自强不息,三三三五四育人,育人为本”江山可染,《袁昕万虎》、《龚美琪香》和《易道安智》。
活动组织者表示,时嘉花园徐悲鸿学校展览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艺术博物馆形式的初步探索性展示,也是对徐悲鸿与重庆的内在联系的梳理,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建立的展示。
据报道,近年来,江北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服务整合供给创新。当地政府将促进文化创造和风景的改变,并加快在第10军工厂的废墟和建筑中建设外国炮兵局的1862年文化创造园。促进景区增加,加快昌家汇景区江北口地区重点文物保护修复,建设气象站气象博物馆,实施明于震凌锐博物馆内部展示布局更新改造工程。促进品牌建设,分类和创造专题体验空间等。
本次展览由中共重庆江北区委、江北区政府、徐悲鸿纪念馆、江北区文化艺术委员会、时代北京文化艺术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协办。展览将于6月19日至6月25日举行,6月26日至9月13日开放。观众需提前留意吕雯中和微信在江北区的公开号码才能进行实名预订,不接受现场预订。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