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里:以文艺的力量 展现立体的中国
时间:2020-06-02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扶贫攻坚》是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三大战役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计划的结束。这是摆脱贫困的决定性战斗的一年。年初,新发肺炎的突然爆发使得全年的反贫困任务更加难以完成。如何逃离中国减贫的“加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帮助穷人,帮助穷人就能帮助智者。“目前的道路是开放的,房屋是建造的,通讯是发达的,但是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缺乏更加突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文化扶贫手段单一,功能有限。”“文化扶贫”一直是许立关心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许立提出了四点建议。这包括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扶贫宣传和指导。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增强文化部门在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完善文化扶贫梯队建设;加大工业扶贫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至于如何让艺术在文化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许立认为,大力倡导发展农民画和民间工艺美术,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农民画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不仅可以保存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还可以有效引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农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是通过文化惠民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方式和方法的重大创新。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使有困难的人能乘快车致富奔小康。
目前,国际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率、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从国家一级到地方一级,甚至是艺术家个人,每年都举行无数的文化活动,如电影、戏剧、音乐和美术。可以说,所有的花在任何地方都盛开,并且相互竞争。与此同时,不注重效果和质量、海外贴金、虚假宣传等就热衷于展览的情况并不少见。开幕式一度繁忙,展览被忽略,很难进入当地的主流人群。面对这种情况,许立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如何提高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历史性转变。
许立认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国家文化战略智库的建设。他建议尽快建立一个由相关政府机构、文化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文化智库,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进入提供计划、措施、途径和时间表。制定一个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10年、20年和50年的规划。
其次,外国文化交流应该进入主流场所,接近主流群体。为注重传播质量,艺术摄影展必须在当地主要场馆展示,不断创新对外交流的话语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外国受众的习惯和特点,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以外国受众易于接受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此外,他还建议加强外汇专业人才的建设。许立建议通过组织海外培训和有效的鼓励和指导,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对外文化交流人才队伍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