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活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时间:2020-03-2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收藏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收藏、整理、保存、展示、研究和交换特殊或多元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可以陶冶收藏者的身心,愉悦收藏者的身心,还可以挖掘、认可和拓展收藏者的文化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收藏活动的不断发展能够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在唐、宋、明、清等古代社会,由于印刷技术相对落后,历代官员和私人都修建藏书楼,移交藏品,以保护和继承书法、绘画和古籍文献等珍贵文化遗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5000年的中华文明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在世界上是一个例子。可以说,收藏活动在保护和传承祖国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国以来,虽然印刷技术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智者和圣贤重视收藏,如“民国四王”张伯驹和张学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购买和收藏了大量历代珍贵书画,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鲁迅非常重视收藏的作用,通过收藏古籍、石刻拓片等文物来指导他的书法和文学创作。他还从国外购买藏文版画和插图,用于艺术创作、编辑和出版。他们与郑振铎先生一起,从北京琉璃厂等地购买并收集了各种彩券,并编成《北平笺谱》。这些文化活动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成就和史料。
当代著名收藏家李玮致力于古籍文献的收藏。在收集和研究的同时,他还写书,传播深厚的古代图书文化。他认为收藏是一生的事业,而不是投资的手段。他从未卖掉过自己拥有的一本书。可以说,李玮是新时期古籍整理继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的典范。
收藏是一项长期的文化活动,需要持之以恒。作者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藏活动应长期坚持,不应放松。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保存和保存西藏的方法,继续自己的文化活动。真正的收藏活动与文化有关,投机和投资不是真正的收藏。有些收藏家今天买,明天卖。他们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们只能被视为投机者和投资者。
我们应该用收藏来指导自己的文化实践,通过收藏活动的有效开展,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收藏者来说,随着收藏活动的继续,他们手中积累的藏品不断增加。在保护好的基础上,他们应该进行学习、研究和展览交流,这样收藏品就可以经常“看得见太阳”和“露出它的脸”,而不是被长期保存在柜子里和锁在仓库里。
总之,这些收藏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得到了体现,其教育、科普和指导功能得到了发挥,从而使这些收藏活动变得有意义。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