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公布最新发掘成果:确认三星堆祭祀坑年代 新发现小祭祀坑群
时间:2022-06-1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41
八号祭祀坑发掘现场。钟供图
记者13日从四川广汉举行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已进入收尾阶段,6个坑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万件,其中较完整文物3155件。除5号坑和6号坑外,3号坑、4号坑、7号坑和8号坑的埋葬日期相同,都是商代晚期。考古学家还在祭祀区发现了小型祭祀坑和建筑基座。
2020年至2022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已发掘总面积1834平方米,基本确认祭祀区大致为西北至东南的长方形分布,与北侧三星堆城墙平行,面积近13000平方米。
至此,3号、4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已经完成,5号、6号祭祀坑已整体切割并移至文保中心进行实验室考古,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7号、8号坑再次发现大量独特珍贵的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考古所所长冉红林介绍,考古学家通过碳14对近200件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年代测定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了断交的5号坑和6号坑稍晚一点外,3号坑、4号坑、7号坑和8号坑的埋葬年代是一样的,都是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他们被安顿下来。
冉宏林透露,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现了一处80多平方米的建筑遗迹。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施工程序复杂。因为附近有类似的建筑,所以该建筑很可能是一个大型建筑群的一部分。
此外,在祭祀区还发现了十多处长方形凹槽、圆形或长方形小祭祀坑,其中发现了金器、带项圈的青铜瓶、石虎跪、石人跪、石丛、石壁、玉凿、绿松石、象牙等珍贵文物。目前,考古人员仍在探索和挖掘,试图找到祭祀区的边界,确认其大小,为探索古蜀都城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分区提供帮助。
据报道,一些新的文物表明,三星堆遗址与中国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如3号、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头、铜部,是中原地区殷商文化的典型青铜器,3号、4号坑发现的玉琮则来自甘肃、青海地区的齐家文化。此外,神树、顶像跪姿、大量龙的图像表明,三星堆遗址的使用者在自身身份、礼仪、宗教、对天地自然的认识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使用者相似,这无疑说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