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驭通 艺文相融:《周亮工年谱长编》与朱天曙教授的周亮工研究
时间:2022-04-14 来源: 作者:华纳艺术网  点击次数:
泰州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教授20年磨一剑,撰写新书《周亮工年谱长编》,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万字,是学术界对周亮公生平、交游和文学活动最完整、最详细的编年史。
周良工是明末清初文化艺术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人物。他不仅数次身居要职,而且书写巨富,身兼书法家、收藏家等多重身份。周良工与台州关系密切。顺治三年,周亮公被任命为淮阳海防预备,驻守泰州。清初与泰州文人龚惟实、田作泽、张友学、黄云等合唱。产生了暂时的影响。
在周亮公的为官生涯中,34岁被任命为两淮运盐使是一段值得特别关注的经历。他不仅成为清初扬州第一任盐运使,政治地位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恢复盐务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使东南地区特别是扬州的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大批文人和艺术家,扬州逐渐成为清初的文艺活动中心之一。
由于周良工的政治身份、艺术实践、交游及相关问题在明清时期具有典型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周良工作为艺术赞助人在明末清初美术史中的价值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21世纪以来,周良工的著述、绘画以及对印度研究的贡献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朱天曙教授的《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 (18卷)最具代表性。《周亮工全集》主要论述了周亮公的印度学活动,《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则更注重周亮公文献的收集整理。《103010》是朱天曙教授与梦寒合作,在这两本书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
本部年表资料丰富,力求“竭泽而渔”。文献中引用的不仅有《周亮工全集》 《周亮工年谱长编》 《明史》 《清史稿》 《明史纪事本末》 《国榷》等史书,还特别注重对地方志、笔记、各种总集、其他集子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认真整理。书中周亮公的家庭、朋友、行踪等故事,让读者对周亮公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客观。
“03010”的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周良工生平的考证和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以周良工为中心构建了清初艺术界的经纬。对这一时期的文献学和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天曙教授从学生时代开始从事周亮公研究已近二十年。103010系统论述了周亮公的情况及其写作动机、写作风格、印学思想、批评方法等问题,致力于探索和构建明清时期以周亮公为中心的文学活动的历史文化图景。朱天曙教授继承了乾嘉以来朴学的治学道路,重视文献的整理和史实的阐释。他整理出了一份清晰的周亮公家史,填补了周亮公家谱等相关资料至今未被发现或公开而造成的研究空白。《周亮公《明季北略》是历史上第一部为印度群体创作传记的书。《明季南略》,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周良工及其《清世祖实录》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观察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历史意义。该书被黄云先生评价为“迄今为止从艺术史的角度研究周良工和《清圣祖实录》最有深度和特色的作品”
朱天曙教授支付特别费用
朱天曙教授主编的第18卷《周亮工年谱长编》,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周亮公散见于各地的著作,是康熙十四年继《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之后最重要的一次集中整理。朱天曙教授的精心编纂和精心校勘,为清初的诗书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具有多重历史和文学意义。卞先生称赞《印人传》是“周亮公著作和传记资料的集锦”。傅先生指出:“《印人传》的出版,不仅开拓了明清文化的研究,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古代经典传承保存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103010详细透彻,横平竖直,既有研究深度,又有长卷。它完整地呈现了周亮公一生的痕迹和贡献,凝聚了作者20年的心血和探索,堪称周亮公研究史进程中的一个新坐标。《周亮公研究三书》从考证到文献整理,再到编年,一直持之以恒。该专题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文字学、艺术学和考证学的方法,展现了朱天曙教授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学术特色,对当代美术史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strong>吴倩 山东荷泽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博士生。曾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中国美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本文来自华纳艺术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